葛雪老师在《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》发表研究成果
近日,葛雪老师在《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》期刊发表研究成果。该研究结合星系动物园哈勃项目和3D-HST/宇宙组装近红外深度河外星系遗产巡天计划,研究了在0<z<1.0时形态结构对恒星形成过程的影响以及形态与环境的关系。研究发现,具有旋臂和块状结构的星系比光滑星系具有更高的恒星形成率,并且随着红移的减小,这一结果保持不变。基于子样本的分析,该研究发现恒星质量与旋臂数量有关,而与块状结构的数量无关。此外,研究并未发现旋臂和/或块状结构数量的增加会刺激更多的恒星形成,块状结构较少的星系优先栖息于高密度环境中,而块状结构较多的星系优先栖息于低密度环境中。这种现象在螺旋星系中并不显著。该项工作表明,环境效应对块状结构的影响可能比对螺旋臂结构的影响更大,进而影响星系的恒星形成活动。
论文发表时间:2024年
链接:https://ui.adsabs.harvard.edu/abs/2025MNRAS.536..905G/abstract